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朝奉郎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判三司户部勾院轻车都尉赐绯鱼袋安定梁君墓志铭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乐全集》卷三九
君讳固,字仲坚东平须城人
曾王考讳某,赠比部郎中
王考讳某,赠尚书右仆射
烈考讳颢,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赠刑部尚书
君能言而知好学,读经史辄自通其义,不待师友讲诲切磋之勤,故器艺夙成。
年十三,笔削班固书,约鲁史褒贬,为《汉春秋》,具稿数秩,翰林公见而异之,知其志之远也。
翰林公捐官,真宗皇帝甚悼惜,闻其有子又力学,即赐同进士出身
已而业成,慨然思自致功名之地,羞与贵游子弟为伍,因上还所赐出身,以进士就乡举。
是时天下承平,上方东封泰山礼成,诏有司吁进时俊。
君一上,冠礼部,贡籍法座,临轩覆试,遂占魁甲,光华声望,烜赫海内。
初,艺祖深讲治要,总揽权纲,以谓取士官材,为国基本,乃人主之柄,非下所宜专,始御便殿,亲阅春官所奏名士,至太宗遂以为常。
士之处榜首者,平步云路,不日而取公卿。
雍熙中翰林公策名第一,及是君济其美,荐绅纪为国朝盛事,逮今言父子继登甲科者,有梁氏云。
翰林之才之望简在帝心,既以内相尹京,上且属以大政,制垂下,疾暴作,不果拜。
而君复能隆其绪业,解巾将作监丞、监高密郡,才二十五岁。
代还,迁著作郎直史馆,赐五品服。
旋除三司户部判官,寻改判本部勾院
鸾凤翔于霄汉,杞梓耸乎林谷矣。
俾臧而寿,事可涯哉!
天禧三年三月遘疾,卒于京师,享年三十有三。
何起之暴,而夺之遽也!
夫人乐安任氏,礼部尚书康懿公中正之女,华族令仪,禀柔而正,前君五年而逝。
无子。
独存文集十卷,目曰《是芳》云。
再世蕴郁,不究其盛,或者将有所启,故君之季弟,今礼部郎中知制诰适以敏才利器,方且大骋于时,兹其启者欤!
礼部以父兄之未克葬,请于朝,出领兖州,求便须城松槚。
以某尝同僚右坦,临别言曰:「龟策告余,岁在涒滩,利用襄事,吾兄之名,愿托子以不朽」。
故序而铭曰:
翰林室墉,君涂塈茨。
勤不获处,孰歌于斯?
既有镃基,而逢昌期。
独年弗待,将谁促之?
有弟而才,无续勿悲。
载考于策,亦问诸龟。
收子即安,食子惟时。
先子之后,于汶之涯。
河议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四、《鸡肋集》卷二六
《洪范》五行,一曰水。
其浸为海,其发源注海为江、河、淮、济,实惟四渎,而河为四渎宗。
三王之祭川,所以先河而后海,为务本者也。
岷山导江,导淮自桐柏,导沇水东流为济,其道里近。
而导河积石,其道里远,且源壮而流激,故禹治四渎,功施于河为多。
积石去中国既远,过此人罕至,至荒忽不可知。
若《山海经》、《穆天子传》、《水经》,杂传记之说,概曰:河出昆崙墟。
昆崙墟高万一千里,为地之中,而河出其东北陬。
其上醴泉华亭,多奇物,草木、鸟兽,尤不可考。
至言河上通汉,见于牵牛客星之占。
而《山海经》又有敦梦之山者,敦梦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泑泽,河水之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
郭璞说泑泽盖盐泽,盐泽去玉门阳关才三百馀里,安取昆崙墟乎?
然《山海经》自汉儒说皆以为禹书,其所记如此。
虽《尔雅》亦曰:「河出昆崙墟,色白,并渠千七百,一川色黄」。
太史公、班固皆以谓《禹本纪》言河出昆崙山昆崙山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
张骞使大夏、穷河源之后,恶睹所谓昆崙者哉?
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
今所论亦本《禹贡》导河积石及《周礼》、《尔雅》、《史记》、《汉书》载河所经,与后世堤防人事,迄于宋兴,使有考焉。
《禹贡》:天下之州九,而河所道者四,曰雍、豫、兖、冀。
孔安国说,冀以尧都,不言境。
西距黑水,东据河,有州曰雍,故曰「黑水西河雍州」。
西南距荆山,北距河,有州曰豫,故曰「荆河惟豫州」。
东南据济,西北距河,有州曰兖,故曰「济河惟兖州」。
雍州西河,自西河以西也。
豫州云荆河,自南河以南也。
兖州云济河,自东河以东也。
然则西河之东距雍、南河之北距豫、东河之西距兖,为冀州可知矣。
故《职方氏》正西曰雍州,而《释地》河西雍州
职方氏河南豫州,而《释地》亦曰河南豫州
职方氏河东兖州,而《释地》济河间兖州
职方氏河内冀州,而《释地》两河间冀州
雍州以其自西河而西,故或曰正西,或曰河西
豫州以其自南河而南,故皆曰河南
兖州以其自东河而东,故或曰河东、或曰济河间
冀州以其距雍、豫、兖为境,故或曰河南,或曰两河间
雍州言正西不言河者,则以在成周雒邑为正西也。
自《禹贡》、《职方氏》以考《尔雅》,其辨四州河所经之域皆合,而《职方氏》又曰东北曰幽州,其川河沛。
幽州薄海,盖言其入欤?
九州之地,雍、豫高而兖、冀下,幽州东北又下。
而河起西北,所从来高,故其始犹委蛇稍南,及其下龙门,则流駃竹箭也。
《禹贡》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自积石东流,至于龙门,始折而南者一,又折而东者三,又折而北者再,然后入海。
其所涉之地八,此河经营中国之形。
而秦晋之河曲战,《公羊》所以言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者也。
张骞西域,积石之西往往可纪。
玉门关有两道:一从鄯善,傍南山
一从车师,傍北山
皆被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至疏勒为北道。
西域三十六国,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
其河盖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合而注蒲菖海。
蒲菖海,所谓盐泽者也。
葱岭之西既不说有河,于阗之西又水皆西注,意河源为出于此。
盐泽去玉门阳关三百馀里,广袤三百里。
其水亭居,冬夏不盈耗,皆以为潜行地中,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
而《穆天子传》说:「天子饮于枝渚之中、积石之南河」。
积石名南河,则与张骞所谓「南出于积石」者又类。
而学者据经有「导河积石」,当为河源,岂积石之西河自行地中,故禹不治?
而「导河积石」,特言施功自积石始,亦不说河源也。
积石在金城西南,龙门绛州龙门厎柱在西虢,孟津在洛北,洛汭在巩,大伾在泛,降水在信都大陆钜鹿,其地皆可考。
而《水经》诸家图河所道,盖自积石山始西南流,又东流入塞,过燉煌酒泉张掖郡南,与洮合。
安定北地郡,北流过朔方郡西,又南流五原郡南,又东流过云中、西河郡东,又南流上都、河东郡西,然后乃出龙门,而又南流至于华阴
故《吕览》说:龙门未开,河出孟门东大溢,是谓洪水。
禹凿龙门,始南流也。
龙门潼关与渭合,至巩与洛合,而伊、洛、瀍、涧四水合流,所谓「伊、洛、瀍、涧既入于河」也。
与济合成皋,与沁合武德,乃道黎阳钜鹿而北播为九河,所谓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钩盘、鬲津者也。
此九河者废滋久,独汉成帝时许商上书言古记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在成平东光、鬲界中。
鬲津北至徒骇间,相远百里,后世因谓许商三河三县,则徒骇在成平胡苏东光鬲津鬲县可知。
以《尔雅》之次考焉,则徒骇最北,鬲津最南,而六枝者包其间。
郑康成谓九河,齐桓公塞之,同为一河,齐居东,信如康成言,塞其八枝以拓地,则自桓公而来,河所行盖独徒骇矣。
太史公、班固又皆称禹,以谓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酾二渠以引其河:一贝丘,一漯川。
北载之高地,过洚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
二渠于《禹贡》无见,不知太史公、班固何从言之?
「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岛夷,海曲;
碣石,海畔山。
夹山之右,溯而入河,以达冀州,则禹时河入海盖在碣石也。
《地理志》:碣石在北平骊城县西南。
勃海北距碣石五百馀里,而河入勃海,盖汉武帝元光三年,河徙东郡所更注也。
而言禹时河入勃海,何哉?
周定王五年,河始徙,见于《周谱》,班固言之。
又秦攻魏,决河灌其都,决处遂大,不可复补。
去古逾远,移徙难得而考,而言禹酾二渠,又何哉?
《孟子》曰:「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历三代无患以此。
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济、汝、淮、泗会于楚。
而禹功既微,齐与赵、魏因河为境,而堤防寖兴,弛障谷之禁,以邻国为壑,凿一孔,开百窍,如瓮敝漏,渐以不补,则后世河数为败,非天时也。
汉而下,井源益烦,以漕以溉,甘利而昧害。
东汇西引,河用屡窘,使不得一日安流,则狂怒衍溢,亦其理。
摭其著者言之:武帝时郑当时引渭穿渠,起长安,旁南山下至河;
番系引河溉汾阴蒲坂下。
自是之后,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矣。
宣帝地节中郭昌使行河北曲三所,复穿渠直东。
魏正始中,亦穿广漕渠,引河入汴。
晋太始中,亦凿陕南山,决河注洛。
隋仁寿中,亦堑自龙门厎临清关度河。
大业中,复开通济渠、永济渠,以引谷、洛、沁水
开元中,避三门之峻,亦北凿石渠至它川谷,颇引以溉漕。
而乱水之理,助河为败者往往而有。
始自汉兴三十有九年孝文时酸枣,东溃金堤。
于时东郡虽大兴卒塞之,而河之为患,因浸寻滋甚。
元光中,徙顿丘,东南注勃海,决瓠子,东南注钜野
元封中,决馆陶,分为屯氏河。
永光中,决清河灵鸣犊口。
建始中,决馆陶东郡金堤,又决平原,入济南、千乘。
建国三年,决魏郡
贞观中,坏陕州河北县,毁河阳中潬。
开元中,决博州棣州
大和中,决棣州
开成中,决滑。
乾宁中,圮滑州
其馀堤防人力所不备,若大雨霖,漂坏郡县,病人民,至不可胜纪。
陵夷五代,以迄宋兴,岁屡败,其患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战国及秦,用兵不遑暇事河。
元光中,再决二十馀年,比塞辄复圮,兴役最大,《瓠子之歌》,其词哀焉。
今考之武帝时至于王莽,言河利害,大概十五家。
其言非忠而近似者一,其甚疏者一,其不切者一,其害焉者一,其一时或利或害者二,其可行无害者十。
而十者之论,其详者曰贾氏。
窃以谓汉治河尽此,故备论之。
始决瓠子,田鼢奉邑食鄃。
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彊塞之」。
要以为食鄃计,无意国事,而其言「未易以人力彊塞者」良可用。
此言非忠而近似者一也。
齐人延年言:「河出昆崙,经中国,注勃海,此其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下也。
可按地图,开大河上领,出之胡中,如此则关东长无水灾,北边不忧匈奴」。
延年议闳大,然归于狂悖,且有天地则有此河,其行流有域,禹不能改,而延年欲改之,此甚疏者一也。
谷永言:「河,中国之经渎,圣王兴则出图书,王道废则竭绝。
今溃溢横流、漂没陵阜,异之大者也。
修政以应之,灾变自除」。
王者孰不欲奉天理物?
然天时人事,其应岂皆若符节
尧犹有九年之患,禹犹有四载之勤,尧禹岂不知修政以应之哉?
此不切者一也。
杨焉言:「从河上下,患厎柱隘,可镌广之」。
上从其言,镌之裁没水中,不能去,而令水益湍怒,为害甚于故。
是岁渤海清河信都灌县邑三十一。
禹治水盖亦凿龙门,披山通道,至不可胜言。
厎柱岂不可镌?
而焉无其术,故壅阏为败。
此害焉者一也。
郭昌使行河,北曲三所,水流之势皆斜直贝丘,恐水盛,堤防不能禦,乃更穿渠直东,民便安之。
后三岁,河水更从故第二曲间复斜直贝丘,百姓寒心。
孙禁以谓「可决平原金堤间,通大河,令入故笃马河。
至海五百馀里,水道浚利,又乾三郡水地,得美田,省吏卒治堤救水」。
二者其言异,而大概利害杂,故为说同。
郭昌渠始通利,后不便,较然可知。
笃马河在九河南,失水之迹,然以舒民财力为便。
此或利或害者二也。
自昔之患,以故道之湮,与堤防揵菑,与河争胜负,故凡言分河救水怒,与观水势复禹之旧、无与水争地者,其言皆可用,无害。
冯逡清河都尉,言:「郡承河下流,土壤轻脆易伤,顷所以阔无大害者,以屯氏河通两川,分为流也。
今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虽高增堤防,终不能泄。
屯氏河新绝未久,又其口所居高,于以分杀水势,道里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暴水」。
屯氏河北塞宣房,北决所为,东北经魏郡信都渤海入海,盖近禹故道。
许商白不用,后果复决馆陶
李寻、解光言:「阴气盛,则水为之长,故一日之间昼减夜增,江河满溢。
所谓水不润下,虽常于卑下之地,犹日月变见于朔望,明天道有因而作也。
可且勿塞,以观水势。
河欲居之,当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后顺天心而图之,必有成功,而用财力寡」。
、光要近于阴阳之学,而其言「观水势所欲居则易为功」,岂可易哉!
张戎言:「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今民皆引河、渭山川水以溉田。
春夏乾燥,少水时也,故使河流迟,贮淤而稍浅,雨多水暴至,则溢决。
而国家数堤塞之,稍益高于平地,犹筑垣而居水也。
可各顺从其性,勿复灌溉,则百川流行,水道自利矣」。
灌溉有不应导而导,堤防有不应塞而塞,之言可谓近古。
许商说:「古记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界中。
鬲津北至徒骇间,相去二百馀里,今河虽数移徙,不离此域」。
明算计,能功利,且当是时,三河者庶计可索,惜乎其事不究也。
韩牧以谓:「可略于《禹贡》九河处穿之,纵不能为九,但为四五,宜有益」。
王横言:「河入勃海勃海地高于韩牧所欲穿处。
往者天常连雨,东北风,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
禹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
《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则今所行非禹之所穿也。
使缘西山足乘高地而东北入海,乃无水灾」。
、横亦皆欲求禹之旧,求禹之旧无不可,而岁久难识。
迄于今,河移徙无常处。
冯逡、李、解光、张、许、王七人,虽议各不同,而要之欲杀水怒,、光欲观水势,欲顺水之性,、牧欲求禹之迹,欲使缘西山东北入海,故其言皆近。
平当、关并、贾氏之上策,不独在汉,事虽施之方今,大较不能改也。
平当言:「九河皆填灭,按经义治水,有决河深川,而无堤防壅塞之文。
河从魏郡以东北多溢决,水迹难以分明,宜博求能浚川疏河者」。
夫决百川距海,浚圳浍距川,见于《书》。
且水因地以制流,故在《易》:「地上有水,比」。
水行地上,乃有堤防,堤防之法为不得已。
平当可谓能知经矣。
关并:「河决率尝于平原东郡左右,其地形下而土疏恶。
闻禹治河时,本空此地,以谓水猥盛则放溢,少稍自索,虽时异处,犹不能离此。
上古难识,近察秦汉以来,河决曹、卫之域,其南北不过百八十里者,皆空此地,勿以为官亭民舍而已」。
夫水所欲居,人不能夺,始宅之,河又荡去。
岁如是,曾不爱,独爱百八十里哉?
关并可谓能知务矣。
至贾氏之上策,不欲与水争地,盖与平当、关之论合。
其言曰:「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使秋水多,得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
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也。
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岂不遽止,然其死可立而待也。
故曰:『善为川者,决之使道;
善为民者,宣之使言』。
盖堤防之作,近起战国
齐与赵、魏,以河为境。
齐作堤,去河二十五里;
赵、魏亦为堤防,去河二十五里。
虽非其正,水尚有所游荡。
今堤防狭者去水数百步,远者数里,迫隘如此,不得安息
今行上策,徙冀州之民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
西薄太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泛,期月而定。
且以大汉方制万里,岂其与水争咫尺之地哉!
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上策」。
自禹迹废,由汉至宋,千有馀年。
河决自黎阳而下,远者数百里,近者数十里间耳。
故贾氏言「徙冀州之民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
西薄太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泛」。
以今形势所直考之犹是。
窃以谓贾氏之策,不独在汉,事虽施诸方今,为久远虑,不能加者如此。
至难者曰:「若如此,败坏城郭、田庐、冢墓以万数,百姓怨恨」。
盖贾氏亦能言矣。
以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折厎柱、破碣石,堕断天地之性,至城郭、田庐、冢墓,此乃人功所造,何足言也?
又以谓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及其大决,所残无数。
如出数年治河之费,以业所徙之民,宜亦便利。
冯逡至贾氏十家,考之汉事与方今,其言皆可行而无害。
然即目前之安,舒岁月之力,则诸家者皆能道。
若夫始难而终易,暂劳而永逸,则王横、贾氏西山黎阳之议,于今犹上策
至贾氏中策,言多穿漕渠,下策言堤防,盖无足道者。
晁错议削六国,天下皆曰晁错愚,然汉卒无祸,赖错发之。
夫必有大害,然后有大利,西山黎阳何以异此?
虽然,此可谓智者道,难为流俗言也。
晋魏迄唐至五季,言水利者不乏无著见者,独唐贾耽尝绘布陇西,且载河所经受,为图上之,亦不及治河也。
祖宗深悯河患,治遥堤,置使,置判官,开分水河斗门,开减水河,在乾德二年、三年,太平兴国七年淳化四年景德四年,其事详于国史。
开宝五年诏:「澶、卫数州,霖雨荐降,洪河为患。
每阅《夏书》所载,但言导河随山浚川,未闻力制湍流、广营高岸。
战国专利堙塞故道,小以妨大,私而害公,九河之制遂隳,历代之患未弭。
凡缙绅多士、草泽之伦,有素习河渠之书,深知疏导之策,若为经久,可免重劳,诣阙上书,附驿以闻」。
深惟开宝诏书最为近古,圣谋远览,虑河之意,尤出上策,而天下未有应者。
岂所谓为政善,因祸而成福、转败而为功,若管仲才者世鲜哉?
其后,景德中李垂上《导河书》,言今魏县之左,河势东折,不如《书》说,北至于大陆,又亡其迹,盖周末失道,为衡、漳所湮矣。
而《汉志》,禹所酾二渠,曰东为漯川者,乃今泉源赤河;
曰北出贝丘者,乃今王莽故渎。
而汉塞宣房所行二渠,盖独漯川。
其一则汉决之,起观城,入蒲台,所谓武河者也。
贝丘王莽时既空,而澶、滑比多坏者,以地平不固。
故欲河出大伾、上防、太行三山之间,起大伾西南八十馀里曹魏所开枋头河之东,引河北行微东,挟御河通王莽故渎。
北经清丰大名之西,历洹水东、馆陶南,而北合赤河,以通于海。
起大伾、合赤河,盖五百七十里,两厓倍之,为一千一百四十里,去冈麓古障八百四十里,治新防三百里。
为用力寡,大概近汉王横欲缘西山足乘高地而东北入海者。
其说九河故迹,皆在平原而下,独简河亡,则与许商、王之说异。
之议,以谓河患率在澶、滑,未至九河则已决矣,九河奚利哉?
又欲自白马派河为六,以助杀水怒,则与贾氏议多穿漕渠者颇类。
事下任中正等,中正等言:「垂所述自禹至汉河所流行,甚详,其言起白马派为六者,河湍激,难制其势,或合而一,恐不能各从所导。
借使必为六,是有六河口也,堤防之功为难」。
于是议寝。
后用事者,往往言水利,以其无大改,更不皆载,独载孙民先奏。
民先奏曰:「窃观旧河,两厓间相去数十里,而河流常薄西岸,以此知东地形高而河欲西迁之验也。
今魏、恩、冀之西,相、邢、洛之东,皆古陂地斥卤,东西二三十里,南北数百里,其西薄西山,其东薄金堤,其中地形下隐如故渠。
比河决,及御河、漳水溢,皆合流其间,以谓是盖降水大陆故迹,可决王供水冲,使河行此地,过乾宁,合独流口以入于海」。
民先议河,大较与李垂不异,世多言、民先议为近。
又比岁卒溃小吴,而澶渊东故渠遂竭,河果自清丰大名西派为三、四,乃东北注,髣髴如、民先所欲导云。
至汉王延世之徒事塞河,三旬立塞,世皆以为才,窃谓犹救火家以焦头烂额见客者,故不记。
与夫计向背、度缓急,版筑茭薪、水工河卒,岁储月积、增卑倍薄,凡河之近务,则有司存。
惩责任中正御劄乾兴元年六月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八之一三(第五册第四一八二页)
中正丁谓交分最深,务相朋助,不顾治道。
雷允恭事败,中正累对人言,合议宽恕。
交状彰显,宜微惩责。
仍令御史台催促进发。
任中正太子宾客郓州乾兴元年六月二十九日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八之一三(第五册第四一八二页)
罔念匪躬之格训,辄与传下之诡词。
志在朋奸,道殊中立。
礼官议宗庙配祔之礼诏庆历五年闰五月壬子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六九、《太常因革礼》卷九八、《宋大诏令集》卷一三八、《宋会要辑稿》礼一五之三○(第一册第六六六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六
宗庙之礼重矣!
朕以凉薄,绍天明命,获执圭瓒,祼于七室。
每有事于亲献,既降格于奉慈。
有怀保育之仁,爱若见乎其位。
惟时禘祫之享,未升昭穆之序,礼久不讲,思无遑宁。
恭惟章献太后辅佐先帝,母仪道备,实顾托,参决万机。
忧勤十年,助成治功,高明令终,盛业隆懋。
章懿皇后徽柔静惠,顺迪法度,受帝之祜,笃生冲眇,永锡景祚,启兹灵长。
追正东朝之尊,靡及四海之养,永言圣善,昊天罔极。
章惠皇太后肃雍思齐,阃掖攸宪,率正内职,维德之行。
矧是菲躬,早蒙鞠养,抚护之至,恩均顾复,乃上保庆之册,以崇长乐之号。
越三后厌代,多历年所,肆馈合食,犹隔閟宫。
有司不时讨论,使国有阙典,朕甚惧焉。
其令礼官爰稽故籍,依升祔之礼,辨陟配之正,中书门下审加详考,以称朕意。
契丹生辰国书庆历四年八月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四、《宋大诏令集》卷二二八
正月日,兄大宋皇帝致书于弟大契丹聪文圣武英略神功睿哲仁孝皇帝阙下:春元启候,朏夕摽华。
钦惟诞庆之期,允协迎年之祝。
既孚雅寿,仍慰慈觞,式达聘仪,用修欢契。
今差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轻车都尉彭城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刘夔文思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轻车都尉原武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杨宗让、充生辰国信使副。
有少礼物,具诸别幅。
专奉书陈贺,不宣。
白。
寿刘院长季洪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才高而敛,位显而谦,从太学以逮容台,五十年来,不更儒素;
敬则强,心仁则寿,数良辰刚逢大耋,八千春好,定见河清。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刘季(1903——1989)江苏丰县人192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继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获教育硕士学位。1930年复获化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湖南大学校长、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西北大学校长、国立西安图书馆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制宪国民大会代表、行宪国民大会代表,兼政治大学教育系主任等职。1949年台湾,继任国民大会代表,曾任中正书局总编辑、董事长,兼任台湾师范大学及政治大学教授、系主任。后任政治大学校长、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兼主席团成员、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委员、孔孟学会理事、教育学会和宪法学会常务监事等。1989年1月15日台湾去世,享年86岁。著有《各国成人教育》,《教育统计学》等。
太学:古学校名,即国学。相传虞设庠,夏设序,殷设瞽宗,周设辟廱,即古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
逮:到,及。
容台:《史记•殷纪》“表商容之闾”唐司马贞索隐:“玄云:商家典乐之官,知礼,所以礼署称容台。”后因称礼部为容台。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此处应指考试院。
儒素: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出自《三国志·魏志·袁涣传》:“霸弟徽,以儒素称。”
敬则强:《礼记·表记》:“君子庄敬日强。
心仁则寿:出自《论语》”知者乐,仁者寿”。
河清:黄河水浊,少有清时,古人因以河清为太平祥瑞的征象。出自《易纬·干凿度·下》:“天之将降嘉瑞应,河水清三日。
笺:清代童宝善彭玉麟联:
扁舟吴越,仰若天神,威惠在吾乡,人到西泠望堕泪;
百战功名,依然儒素,始终完劲节,公于南岳钟奇
陈先生宗蓥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圆山话雨记连宵,值邦命维新,共信河清当及见;
庐阜招魂今万里,纵巢痕依旧,可怜头白不曾归。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陈宗蓥[yíng] (1903——1969)字杰先江西永新人。北洋军医学校毕业,法国巴黎大学医学院与巴斯德细菌学院研究微生物与卫生学。曾任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教授,第一军团总指挥部医务处处长等职。1931年河南大学医学院教授,后任南昌中正医学院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江西伤兵管理处处长、江西军管区政治部主任、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部干事兼书记1943年2月当选为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监察会候补监察。1946年9月派为第二届中央监察会监察。1947年9月当选为国民党党团合并后的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并任中正医学院院长1949年台湾,后任台湾当局“考试院”秘书复兴乡小学校长、乐生疗养院院长1969年逝世。
圆山:古名圆山仔(今台湾闽南语尚沿用)。位于台湾台北市士林大直间,为基隆河南岸的独立小山丘。
河清:黄河水浊,少有清时,古人因以河清为太平祥瑞的征象。《易纬干凿度》下:“天之将降嘉瑞应,河水清三日。”
庐阜招魂今万里...可怜头白不曾归:反用杜甫不见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巢痕依旧:东坡诗云,“事如春梦了无痕”。但又云,“九重新扫旧巢痕”。夫九重之旧巢亦梦也。(《寒柳堂记梦未定稿》陈寅格)。此意象包含政治语境中之沧桑感与宗教哲学语境中之幻灭感。
笺:清代黄式苏林同庄先生联:
君往哉!一贫澈骨,百愤填胸,时事更惊人,而今不见不闻,挥手料应归兜率;
我老矣!湖上巢痕,江南春梦,暮年谁知己,此后独来独往,伤心何忍话杭州
仪鸾使银青光禄大夫任君墓志铭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八、《苏魏公文集》卷五八
任姓出帝者后,传始为黄帝二十五子,以德为姓者十四人,任其一也。
由汉以来,其别为七,皆广阿侯敖之裔也,而安乐之望为盛。
至我朝仕而显者,盖三家:一在济阴,一在洛阳,一在汶阳
济阴之族又其盛:曰礼部尚书康懿讳中正,以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真宗、仁宗;
太子少师致仕英国安惠公讳中师,复以枢密副使仁宗
兄弟先后登二府,为时伟人,故其子孙承家皆袭荣路。
仪鸾君即安惠公之嗣子也,讳拱之字公肃,生五岁用康懿公任子为右侍禁,累转内殿承制,以安惠公引年洎遗奏连改供备库、西京左藏库二副使,四迁至仪鸾使、知忻州
治平元年四月甲子以疾终于州寝,享年四十七。
君为人倜逖有志介,而性特孝谨,自以寡兄弟,由少及长奉养亲侧,未尝远去。
其从宦不择间剧,必以便庭闱为请。
安惠公之还政归南曹也,丐君本州兵马都监
及公薨,内使例遭丧满百日墨缞,起就旧职,君以为独任先人后事,不可舍帷堂而从组绶,坚求终三年制。
惟是衰麻窀穸之事,无不以时者,当时士大夫称其知礼。
外除管勾御辇院,用京畿提点荐为雍丘县都监,未几擢提点京东路刑狱公事,移荆湖北路,满秩知全州,所莅以善治闻。
归朝,尝被诏引伴西夏朝正旦使人,君姿状伟特,进止娴雅,尤为西人惮伏。
其土毛之挚比旧特丰厚,君视其不循式者皆却之。
人或谓之曰:「此常例,不足拒也」。
君曰:「吾闻之先人,仕宦俸赐外,所得无名皆不可受。
平居时交亲相遗,尚惧有涉嫌者,况敢贪异国之赂以败家检乎」?
后又持仁宗遗诏赐谅祚,至其界牛心亭,候人具食,欲坐君东向,君曰:「天子之使适下国,自有常礼,岂容辄有更变耶」?
卒据主榻,夏人不能夺。
及行,谅祚遣其迓使持马驼为礼,又益以金带缯帛之品,且曰:「曩时使人至阙,常赉之外,有酒果灯笼之赐。
国主尊王人,故好币加等,所以将勤至之诚,幸毋辞也」。
君曰:「朝廷赐予,非藩国可以为比」。
卒取马驼而去。
使归,深被嘉奖。
遂拜忻州兵马钤辖
治尚宽简,军政不肃而威,边民戴其德惠,监司亦屡荐其能。
参知政事赵公、吴公,翰林钱、吕诸公,皆相引重,期以远蹠。
而命不副时,奄忽摧谢,此知识者所以叹惋而重惜也。
君三娶,皆甲族:令人曰太原王氏,故相沂公之侄女;
福昌县李氏,尚书右丞昭述之女,并先亡。
文安县君王氏,六宅使合州刺史渊之女。
四男:曰大理寺丞元卿,曰大理评事元偓,曰太庙斋郎某,曰某官某。
二女:长适大理评事梁彦深,次幼未有行。
君好学,通书史,善笔札。
尝采前世忠臣孝女事之尤著者,书于屏障以为家戒,故诸子辈承事惟谨,语家法者多之。
君常言:「吾世为儒者,独从武弁,惧忝先代」。
方将请于朝,丐换闺台散秩,而志尚未果。
及属纩之日,命僚掾草遗奏,叙其意求一子为文资,朝廷从之。
诸孤自定襄行哭护君之柩还曹南,于四年某月某甲子,窆于某乡某原,从先茔之侧。
邀文于予,以志其墓石。
予惟庆历初,先君尝副安惠公使北都。
方是时,朝廷推恩使者子,予得与君同制被命。
后予使府畿,元卿官属邑,每见其干裕敏恪,窃私谓其家法如此,此不可无述也。
铭曰:
任遐胄,曹今为右。
康懿登枢,英公拜后。
位以望隆,庆由德茂
子孙其承,不坠厥构。
有美仪鸾,继仕朝端。
孝不遗亲,勤无废官。
案行典郡,克济以宽。
往返敌戎,不惮其难。
朝有知己,荐之器使。
胡年不赢,俾至斯坠。
彼铭者旌,来朔之裔。
反宅故丘,有子之似。
未复旧官人检校水部员外郎怀州团练副使任庆之大理寺丞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二、《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五
敕某:尔尝谴何,比更赦宥。
序进厥位,往其慎哉!
可。
贺生皇子(三)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六、《临川先生文集》卷五八、《皇朝文鉴》卷六五、《唐宋元名表》卷上之二、《古今图书集成》宫闱典卷七九
臣某言:伏睹都进奏院状报诞生皇子者。
皇运郅隆,天枝弥茂,照临所暨,鼓舞攸均(中贺。)
臣闻史纪文庆之延,岂惟十子;
《诗》歌姒徽之继,爰至百男
肇敏于修,乃繁厥祉。
恭惟皇帝陛下道冒区宇,德冠往初。
品庶蒙休,既飨和平之乐;
神灵锡羡,果膺蕃衍之祥。
臣尝污近司,备叨殊奖,以宿痾而自困,欲旅进以无阶。
臣无任。
贺正(二)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六、《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九
献岁初吉端月始和。
万宝取新之元,九仪告庆之(中贺。)
恭惟皇帝陛下体神蹈智,抱一建中允迪谟勋,永膺孚祐。
德日新而有俶,福时万以无疆。
臣特宠光,久婴衰疾。
云天在望,惟缅想于句传;
麋鹿与游,岂暂忘于率舞!
臣无任。
宋相公1065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一、《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某愚戆浅薄,动多触罪,初叨一命,则在幕府,当此之时,尤为无知。
自去吏属之籍,以至今日,虽尝获侍燕语,然不能自同众人之数也。
阁下抚接顾待,久而加亲,及以罪逆扶丧归葬,阁下发使吊问,特在诸公之先,而所以顾恤之尤厚。
此盖仁人君子,乐于以礼长育成就人材,哀念一日之雅,而忘其终身不肖之丑。
顾在私心,宜何以报?
当阁下以三公归第,四方奔走贺庆之时,而某尚以衰麻之故,不能有一言自献,以赞左右之喜。
岁时不居,奄及丧除,可以有献矣,然所能进于左右,乃不过如此。
盖心之委曲,有不胜言,冀蒙有以恕之而已。
伏惟阁下以直道相先帝,虽已不在政事之地,然绝德至行九州四海所共矜式,朝廷大议,在所谋谟。
伏惟为时自重,幸甚。
贺正(一)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四、《临川先生文集》卷八○
伏以杓回寅位,德盛木行,物乘引达之阳,朝布始和之令。
伏惟留守、司徒、侍中,深忠许国,令德在民。
方谷旦之甫临,宜春祺之协应。
某方兹居里,适阻造门,顾叙庆之弗遑,在驰诚而曷已!
右千牛卫将军仲夔墓志铭1069年1月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一八、《临川先生文集》卷九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仲夔,字彦之
曾祖讳元佐,是为魏恭宪王
祖讳允言,赠安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密国公
父宗悦,前左屯卫大将军池州团练使祁国公
君官至右千牛卫将军,坐法废。
熙宁元年,年二十二,以五月二十五日卒。
至某年某月某日,葬河南府永安县
妻郭氏。
有六男子,死者四人,士㱺今为右监门率府率,一人尚幼。
铭曰:
托灵皇宗庆之多,终以无禄伤如何!
弃此白日营山阿。
宋故魏国太夫人向氏墓志铭1152年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一、《苕溪集》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和众辅国功臣太傅护国镇保静军节度使、杨国公、赠太师、谥武僖刘公讳某之室曰向氏,以绍兴二十一年十二月四日薨于赐第之正寝。
明年五月十九日钱塘之排山,合祔于太师公之域。
其子尧佐以书抵一止,曰:「吾母既葬矣,隧未有铭,敢以为请」。
一止昔者尝侍太师燕席,且从向氏伯仲游,稔夫人懿行。
矧一代名将相之家,声实昭人,于纪述无愧,所不敢辞。
惟向氏其先河内人,后家于开封
自汉晋以来,屡有闻人,然未克光大。
至我朝秦文简公讳某,始相真宗皇帝,翊赞太平,功德甚盛,流泽演迤,溢于孙子,是生钦圣宪肃皇后
夫人文简五世孙,钦圣之侄孙也。
以故定国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秦王、谥康懿者为大王父,以故检校少保保平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中太一宫使汉东郡、赠太师宗回者为王父,以故朝议大夫通判河中府子章者为考。
夫人生十二岁,以后恩封济阳郡君
朝议以其有异相,择所宜适。
太师从父鲁公镇西陲,居幕府中,年少英特,资貌粹温,甚武且文,朝议一见伟之,以夫人归焉。
刘氏族大且显,皇姑葛氏性严介有家法,不以色假诸妇。
夫人若寠人子,执礼益恭,姑特贤之。
太师父子以威名雄陕右,国家倚之,隐如长城。
其后遭时多艰,执戈卫社,多立奇绩,仕通显。
夫人勉以忠孝,不绝于口,每言国恩,举手加额者三。
太师礼之如宾,赖之如良友朋。
每奉命专征,不顾其家,内外数百口,合屯营部曲室家,无虑数千万,繄夫人是赖。
建炎中敌入江浙,太师御营副使江州,留家江西
时寇盗四起,摽掠旁近,部曲惶践少自安,夫人劳之曰:「尔等无恐,寇至我躬见之,彼知吾家,必不敢肆暴也」。
而寇至,知太师营,旋即散去。
绍兴三年太师池阳
明年,大敌窥江,诏全师控乌家渡。
敌退,策勋,上以夫人能相其夫绥靖部曲,致士卒无返顾,效死克敌,加封魏国夫人,仍月赐汤沐赀如内职
太师三辞,不获命。
尝入见,上面谕曰:「夫人相家子,又钦圣近属,非他人比」。
继称贺慈宁宫太后顾曰:「夫人习气不凡,柔嘉可则」。
一时命妇,咸歆艳之。
凡疏封者十,晋、康、秦、楚、润、蜀等皆所封之地。
晚以二子登朝籍,进封魏国太夫人
享年六十有三。
夫人端懿淑茂,寡笑与言,不见愠喜。
壸政甚修,中外井井。
相春秋之事,视涤濯羞簠簋,斋庄待旦。
御族党信且厚,有疾病不克扶持,与贫不能嫁娶丧葬者,斥赀财与之,所赖以济者甚众。
视妾媵若己子,疑妒之念不萌于胸中,忿恚之色不形于颜貌。
薰然慈仁,有犯己者,初若不闻,人自愧服。
平居励其子以学,俾从贤士游,且曰:「贤者非礼意不辱」。
虽有甚费,不靳也。
故其子咸有可观,文行彬彬,好古惇雅,缙绅称焉。
奉夫人孝谨,岁时胜赏,方舟安舆,颐指办具。
人谓夫人虽不登上寿,而雍容閒居之乐,无所恨焉。
男四人:曰尧臣武德郎閤门宣赞舍人,早卒。
曰尧佐,右承议郎直敷文阁赐紫金鱼袋。
曰尧仁,右宣议郎直敷文阁赐紫金鱼袋。
曰尧右宣议郎,早卒。
曰球,右承务郎
女四人,宁国承宣使、浙东路副都总管满温卿,右承议郎通判筠州军州事吴希祥右承议郎宗正丞张宗元,其婿也;
其一未嫁。
铭曰:
向望河内,名人间出,自我文简,始大赫奕。
流泽演迤,于后有溢,是生明德,光俪宸极。
国有父母,家有壸则,侃侃夫人,是训是式。
归嫔钜公,曰惟太师太师奕代,镇于西陲
智略纵横,且文且武,隐如长城,实固吾圉。
逮时艰虞,执戈卫主,凛然向敌,身先其旅。
闻命引道,寘家江浒,盗发四旁,小大惴惧。
屯营室家,我则恩之,效死固守,罔敢叛携。
克相君子,懋以忠赤,寅奉其先,藻是职。
侈泰矜夸,不见于色,斥其馀帑,拯难扶疾。
以询其子,必时名儒,文行彬彬,左琴右书。
水有方舟,陆有安舆,岁时胜赏,款款舒舒。
汤沐之封,十更名国,始终哀荣,孰与伦匹。
排山几几,将相之阡,过者下车,铭在墓前。
千叟宴联句用柏梁体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一
昊苍眷佑之长衍之数五十仰承祖德孳培之旧予有臣三千爰稽家法以开筵共迓天恩而益寿式举梁之咏代拈茶宴之题维时启韶岁之奋生近中天而已盛弧明见丙筹积逢辰开旬而纶播国祥浃日则䌽攒人胜属叶禔于泰运遂布恺于乾清乐在阶楹几联墀庑衣宵食旰乃向明咨庶政之庭爵洗弓坚忽忆昨燕宗盟之会人引杖乡以上五年差以随肩予多志学之龄百尔达之尚齿或华连共鄂逮于班宁棘槐或水溯还乡又作朝宗江汉老而更事外宣牧伯之臣业且传家下暨农商之侣年跻百五四门登孔氏之堂岁贺元正一介来箕子之国仙集彭佺安羡赉优镠杖衣裳其有一品头衔九旬颐近不辞举手召黼座以来前惟以介眉酌琼卮而亲赐依尧文之旧韵律叠一先得岐政之新知记诠三老十体分皋陶之赓载百韵殿方朔之岁星幼缅垂髫盛观倚膝天为一笑迟世年始揭纪恩日敢重光逊一载方期归政况复祥徵衍瓞孙生孙皆圣祖孙愿同体有乔松老吾老及庶人之老毋徒效雅九如之作颂庶几共畴五福之敷言喜起明良庶事康哉我君臣其犹抑之戒黄发鲐背耇老寿也同亿兆庆如皇之时
寿世频开千叟筵康熙癸巳年宴壬皇祖六旬举行万寿筵寅年再举千叟宴行庆锡福耆耇盈廷余时年方十二预观十年盛典今余仰承天佑古稀有五临御已届五因绳清宫祖武复举千叟宴于乾实为从古未有之盛事)。(御制),敬祈宸藻例依前乾隆丙寅惇叙殿柏梁体联句宗室凡一百三人皆上所赐句又香山九老履亲王允祹诗亦乞上赐上代为者臣本不工诗今敬依此例祈句晋封郡王品级贝勒臣允祁)
萼华忝窃领耆贤(臣今年八十岁忝于宗室中齿为最长得侍恩宴首班昨又蒙庆衍赐御书宗翰庆颐匾额皆赖圣德召禧宗牒实深荣感和硕裕亲王臣广禄),恩叨湛露过涤湔(臣于雍正年间曾蹈重罪蒙爵复圣恩赦出授为内大臣加封公以梼昧失察家奴生事获咎愧惧未遑乃邀逾格倍鸿慈仍授为散秩大臣恩施沦浃感激深臣与裕亲王广禄皆夙失学猥以近支敢引履亲王允祹之例并乞上赐句散秩大臣臣弘晸)
上逮宗支下氓编(预宴诸臣宗室王贝勒现任文武大臣官员予告大臣官员藩王覃恩受封文武官阶绅士兵丁耆农工商外公台吉回部番部土官土舍朝鲜贺正陪臣共三千馀人各给予银牌视康熙年间千叟宴数逾三倍益徵福禔之厚昄章之廓举一世而跻仁寿之域也大学士公臣阿桂,元气长养资大圆(臣大学士嵇璜
敷福有源敛福先(臣大学士蔡新,福者德之致信然(臣大学士伍弥泰
天其子一曰敬天(尤极皇上旦明宥密无事不敬以作所而对越昭事翼翼小心见诸诗文训谕中者深切著明无少懈弛亦无少间断不特为办大学昊天宗子直与造物同体矣协士户部尚书梁国治,岁三大祀躬致虔(每岁冬至雩常大祀孟春展恪致祈谷孟夏亲诣行礼虔五十年精诚如一及太庙日北郊亦如之王庙月坛帝社稷坛文庙诸祀凡遇諴感亲祭亦必精禋蠲洁德馨吏部尚书刘墉
祷雨告风至諴宣己卯年孚立御制祷雨告风文仁爱相通感应礼部尚书德保,信天主人著论诠(西师蒇功天主御制开惑论昭揭顺信人以折群蒙申明理天者昌由颐有庆之礼部尚书姚成烈
四言咏宝义回旋(天圣祖宝以钤世宗传用敬勤民御书言皇上敬绍诗阐天民心传一例宝用回旋御制四视听一二二一协应之理臣刑部尚书喀宁阿),二曰法祖佛仔肩(本朝敬承皇上创制显庸事事超越前古已谟烈凡列圣成之业竟之绪皇上善述而神明之恭读皇上善继而光大之列圣未御制创业守成难易说昔之为守成耿光大烈皆今之丕显丕承以创业实一身兼其任臣工部尚书金简)
实录宝训旦诵专(出视上每日夙兴恭览复始而列祖实录后始事分帙环诵周而于祖民也宗宝训每述以告谕天下臣原任左都御史张若溎,衣冠骑射谟罔愆(昔王贝勒太宗文皇帝垂裕万世尝制时时谕诸大臣等衣冠语言悉遵旧习练骑射毋效汉俗卧碑皇上敬述示子孙前猷屡降谕旨并立于箭亭镌臣庶俾敬遵听毋忘复于记中御制全韵诗及礼器图式序新建圜水辟雍申重祗述都统德保
陪都四莅溯涧瀍盛京为我承堂构列祖发祥基命之地皇上敬慕笃羹墙自癸亥岁都追法驾东巡暨甲戌戊戌癸卯陈远展诚御制盛京赋上四莅列陪朝丕绩下述器神皋土风若民察吏坛庆施惠庙山川秩祀礼罔弗修举训行有加无已进都统王泰,治定纪恩堂额悬康熙壬寅春月开皇上始觐圆明园之镂云嗣侍圣圣祖于祖于避暑山庄以万壑松风为读书之所来内践阼以后无时不廑怀恩眷数十年恬外辟治定恭读功成至岁丙戌乃两颜其堂曰纪仰恩御制纪恩堂记二首见之至皇上亹继绳笃敬勤意都统五岱
三曰勤政矢惕乾(暑山皇上凡寿山临御听政之所如政避庄万静宜园皆有勤殿盖本之殿额圣祖旧题瀛台加推广世宗旧题圆明园也皇上更日鉴在兹即两字具仰将军臣三朝心法江宁万福),宵旰曾靡一日迁(于未皇上宵旰勤劳虽冱寒溽暑皆明求衣五十年常如一日近起垂念三品以上大臣年逾七十者免其凌寒早入朝劳已恤人有位咸深忭勉福州将军常青
询政昼殿批行旃(本驰皇上日接廷臣畴咨延晷帷宫巡幸时阁奏各省大吏驿函帐殿丹毫批阅凡外吏覆奏少逾时日即者问命廷寄驰询而于军务河务赈务事关重大夜再三到即军宗批荅莽杭州室臣古赉),引对小吏弁佰仟(各省文武职官凡保荐铨调来京者均引对录用其月选分发员弁文职下至丞尉武职下至千把亦必带领引见宁夏将军公宗室臣嵩椿
四曰爱民心体连(记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相通皇上痌瘝在抱乙夜诚求一体或能记注所不尽书岂篇什所罄述广州将军臣存泰),赈贷万万司农(皇上爱养元元间遇水旱偏灾有司入告必限者施恩赈贷积歉之区且有频年常赈不予月每岁新正特颁数十恩展用普祺又豁免各省积欠钱粮动逾百万跸路所经蠲免地丁钱粮十分之三凡以藏富于民俾臻殷阜直隶督臣刘峨
一笞一杖铢两权(勾到皇上矜慎庶狱每岁秋审谳辞并榜亲核再三时复酌其情罪轻重无枉无纵示案由使众共悉且有于临期雪至指示案中疑窦复命大臣鞫讯平反昭平时案件无不裁以大公因其自取即一笞一杖之微亦不使畸重畸轻又屡经恩赦减等法外施仁而于办理刑名诸臣问拟失当者分别失出失入处分以昭慎重两江总督萨载,课雨占雪田尔佃(亲举皇上屡行天下耕耤之典西成四推率先至于东作甘霖时玉问夜占云形诸三驰询地方大吏并再吟咏或稍愆期即申谕毋许讳饰一经奏报优沾必有天和志喜志慰之作田功勤即所以感召绥丰屡庆也闽浙总督臣富勒浑)
行此四者超俈颛(措正皇上敕几凝绩举凡宏纲细目施行原不可以偏辞摹绘天日而勤政爱敬四大端天为民尤法圣心所祖兹在念兹者臣等管窥之下胪举件系仅以纪李世圣德圣政之实于万一四川总督臣杰),文章之寿道德渊(文章之盛本诸道德纂辑皇上贯功德以立言鸿开馆局群书皆上秉度大睿裁指示订正具有关于世道人心典章制则经蕴史法小则博物洽闻圣学崇深观文成化焕乎文章可得而闻矣散秩大臣公臣观音保
御诗四万文盈千(诗皇上载道以为诗文极富有日新之盛四自丙辰以来每十二年编为一集初集千一百五十馀首二集八千四百馀首三集万有一千七百馀首兹四集刻至癸卯九千七百馀首自甲辰未刻者又九百馀首汇之以四万计至癸文自丙辰癸未编初集者五百馀首甲申卯编二集者几及五百首汇之以千计有赢自有文字以来集部中从无此钜制也散秩大臣公臣傅玉),乐府五什四声全(御制用白居易新乐府题成五十章述祖德之崇隆昭继述之兢业虽曰声俯同之作而意义广大足为万世法戒又以四全韵从无按次拈吟者几馀发咏阅三月而成一百六首上下平声则纪我则朝发祥东土及列圣宏规上去入三声举唐虞迄胜国得失炯鉴进退百王据事直书而终于敬标治天命守神器三致意焉二编虽示诗教实谱臣散秩大臣富保)
汗流愈甫僵且颠(自古能诗文者必推杜甫韩愈圣制诗文发挥道德经纬天人迥足包韩轶杜如之师说千里马说及杂说内纪纲理乱一语之北征诸诗一经秩大辟正真可开拓万古心胸矣散臣臣呼尼尔图),四阁四库功告竣乾隆癸巳藏发秘阁之诏求海内遗书兼命词臣校辑并于永乐大典内采集散编以复古籍旧观内定为四库全书每部三万六千册于大盛京源御园四避暑山庄分建又文渊书文溯择文文津阁藏弆各一部于全中掇精华为荟要二部部各万二千册分贮年大内之告摛藻堂御园之味腴书室于上十二月成皆御制皇上亲加乙览定纯驳而正鲁鱼并多诗文冠首复发帑缮录三分于扬州传文汇阁金山南文宗阁西湖文澜阁庋架流旨许东人士传钞广护军统领臣塔永阿)
书画顾陆钟王研游艺皇上多能天纵妙印钟王临池大而擘窠寻丈小而细楷蝇头各臻极诣墨刻帖墨御书敬胜斋帖垂则墨海雪内府镌三希堂妙轩帖重刻淳化阁帖快堂帖兰亭八柱帖各有题识鉴别精审书学集成至拈豪点染旁涉绘事元气在握造化为师有非顾陆之规规六法所能仿佛护军统领臣喀木齐布),勋业之寿金石镌(皇上肤功耆定依古在泮之义御制碑文立太学平定金川平定准噶尔平定回部平定两金川丰碑四勒万世瞻仰又于战胜攻取之地犁庭扫穴之区格纪以碑铭用昭挞伐如西师则勒铭伊犁勒铭登山后勒铭伊犁勒铭叶尔奇木勒铭伊西尔库尔淖尔两金川则勒铭美诺勒铭勒乌围勒铭噶拉依照耀殊域又以战绩分绘为图系以纪事诗章泐成西师战图两金川战图二册以颁赐中外乌珠穆沁贝勒臣达什衮布)
准回两部恢幅员准噶尔部乃元之逋孽自封狼貙圣祖仁皇帝平定朔漠后罴终梗大化恩予罢两朝经营厥绪未竟多尔皇上御极之初兵广示焘载乃喇嘛济达瓦齐篡夺相仍部众暌携叩关内面愿见爰于天日皇上大仁大勇拯一隅而张九伐乙亥岁出兵两路直抵伊犁一战而克达瓦齐就俘嗣阿睦尔撒纳潜蓄异志中途叛逃群丑蜩螗争应一时众志然疑夷之睿谋独断宵小既就爬梳逋逃旋伏冥殛准事大定回部两和卓木始为准酋累系我劳师皇上加恩复其爵位乃敢背德反叛重贞克敌致果回部之功既集哈萨克布鲁特拔达克山爱乌罕安集延痕都斯坦霍罕之属二万馀里皆我幅员所届矣喀尔喀贝勒臣阿玉尔),屯越戊巳包先零(准回两部平定后屯政大开特命大臣分驻经理种地兵丁咸得宅宅佃田安居乐业客民四达辐辏报垦升科动成聚落至刑徒弛罪之人皆给庐舍牛种又自哈萨克来归之厄鲁特皆入旗籍并自盛京移贫乏西僰察哈尔诸旗贫乏察哈尔于伊犁皆给以牛羊俾安游牧民户日增兵饷不费行之二十馀年天时顺成地利垦辟各该处大臣频年奏报大熟分数有至二十上下者都尔博特贝子臣博第)
宛驹徕皂璧捞阗(西极自古称多马之地回部既归版图爱乌罕部哈萨克西部乌尔根齐部启齐玉苏部皆各奉其地产归我哈萨天闲骏爱皇上抡其神骏锡以嘉名若克十乌罕四骏拔达山八骏皆得仰荷三四宸题而哈萨克之贸易伊犁者每疋价不过金较之内地马价仅三之一以充屯田之用并给沿边营伍岁以内府缎疋充马价物良值平中外蒙利御制反白居易阴山道乐府皆纪实也和阗即古于阗自史记已称产玉今回人采献者优加赏赉用旌其劳克札鲁特公臣彭苏),土尔扈特归顺坚(土尔扈特旧为准噶尔四卫拉特之一因苦俄罗斯徵调取质挈全部七万馀众来归皇上优加抚恤分地安居就粮出牧群之息以馈之及裘充其衣食使无冻馁御发帑运茶市羊制土尔扈特归顺优恤二记纪其事贝勒恩封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其下亲王郡王贝子台吉等有差入先觐山庄倍加札萨恩礼盖蒙古自幪国初以来后臣服内外克久荷帡至平定准噶尔后惟土尔扈特一部先已远窜至是而不加征讨不事招徕万里向化是顺非降所谓天与人归不期然而然者从此蒙古诸部无尺土不入职方无一民不供仆𨽻国家福崇廓仁浃而惬于是列圣缔构之成功万皇上缵绪之志蒇全极盛矣回部公臣额色音)
剪两金川汤沃蝝(金川居西蜀桃关徼外于雍正年间从征得受符檄与诸土司齿后金川莎罗奔郎卡与邻番搆衅自作不靖乾隆戊辰大师进𠞰革面请降开网革布宏仁加之赦宥甫十年而郎卡即与内地之什咱绰斯甲布三杂谷诸土司为难逆子索诺木小金川僧格桑狼狈为奸我穷兵皇上决策征之庙算既定不惜帑费不力宽以五年期于烹网鱼而絷槛兽大军抵噶拉依贼巢飞走路穷面缚乞命俘于庙社大功告成设营驻守分地屯种边徼永宁其各土司土官土舍头人每年分班入觐恩赉有加此次千叟宴中与准回两部皆有蒙根敦恩入座者克什克腾头等台吉札萨克臣达尔札,制作之寿垂丹铅(制作皇上酌古准今因时损益一时万世法程如礼乐则釐定大驾亲王法驾复睿恩礼仪驾王定诸行驾卤簿从祀追太庙赐复诸王始封位号增通历代帝王庙位祀胜朝殉节诸臣专谥谥更定坛藏庙舞官朝会添设宴飨乐章增用回部番部西乐方则江宁布政使缺各省驿传事务按察使添设安西道府州县各缺承德府属各州县缺兵制则添设内外武职养廉改京城三营为五营各省坐粮名粮改挑实兵设立健锐火器二营四川省直隶密云添设驻防兵弁工程则重修功告成坛黄瓦武建武成葺宫殿光文改用殿紫阁又脩葺各部院衙署京师内外城垣并城外各石道凡京城内外沟渠河道每年简𣲖大臣稽查发帑脩理翰林院贡院落成书匾临幸赐宴赋诗又修理庶常馆特赐御额郭尔罗斯头等台吉札萨克臣阿喇布坦)
右坛荐璧雩升烟乾隆二十四年注无荐玉之礼上祭玉庇嘉社稷坛以仪谕以谷于答阴之义为称饬所司用玉将事著为令启蛰龙雩祭大礼向未举行乾隆七年上以见日郊至雩并重大祀同巴命礼臣集议举行与林和硕额驸臣丹津),法器范古肃豆笾乾隆十三年图著范凡上监定礼器考天地奠菜庙祭一切社尊日豆月铏神俎祇农蚕之坛之爵笾登篚为匏为陶为铜为竹木各随方色用将祼献详见鼎柱皇朝礼器图式吏部侍郎宗室臣玉)
镈钟特磬谐㲈卷乾隆己卯江西临江府得古镈钟以献上既考古定名贮之韵古堂复贡玉诏乐部仿铸镈钟十二以备宫悬并以和阗琢特磬十二以俪镈钟依律分宫备声振始终之节而于御制铭词归本于示精详祖德天庥立均出度阐中和韶乐之奏与㲈卷比盛矣户部侍郎臣诺穆亲)杏坛十事陈乾隆己丑上丁周范上诣太学壶簠释奠前一日命出内府所藏鼎尊卣罍簋觚爵洗各一陈大成殿前以备礼器辛卯岁事陈东巡谒庙孔林副诏颁内府周范铜器十阙里廷既习礼之观更体从周之志礼部侍郎庄存与
更取士制播诵弦丁丑会试始试召命于二场增五言排律八韵乡试及用五朝考同之其各省学臣岁科两试则言排律六韵永为取士定制俾士子揄扬鸣盛益溥诵弦之化兵部侍郎臣玛星阿)赉冰嬉秋献豜(定制八旗内府三旗简习冰嬉之技每岁冬令太液镜凝分棚校阅掷䌽毬设旌门悬的演射仍按等行赏义又御制冰嬉赋以旌勇均赐而归本于观德之每岁秋小从上幸木兰行围八旗之旅期门佽飞之士大公蒙古札萨克王公台吉等率所部千二百人随围执役威神上亲御弧矢率先骑射或用虎神鎗天技有一日殪数虎射鹿数十者蒙古王公等互进诈马宴作什榜以侑食陈相扑及教駣之技围毕出鹿柴门恩赏王公筵宴下逮蒙古隶役之属柔远示惠盖依古三田之制神而明之尤为本朝大政兵部侍郎纪昀
四学听讲圜水涟辟雍见于王制盖昉文王灵台武有天下遂定为天子之学先是廷臣建议请立部议以乏水而格癸卯春雍汲上命详稽古制于太学彝伦堂前肇建辟井穿池引为圜水甲辰之冬工竣可泥亲制碑文记其经始并岁上申训复古而不古以垂戒万世将以今丁释奠礼成后祖迄亲临讲学以令典北京国子监建自元世今五百馀年而辟雍之制乃备盖者兼圣人在上制度考文德位时三之矣刑部侍郎臣穆精阿),恩泽之寿浃瀛壖(年中皇上德洋恩溥浃洽寰区五十如覃恩颁诏九次并准臣工貤封伯叔兄嫂与外姻尊属其大臣之宣力者则官其子孙为荫生中书举人加恩国初功臣录其后裔虽忠于胜朝者如袁崇焕熊廷弼子孙亦邀录用内阁礼部每年恩赐养廉至八旗红白事件均例有旗地赏给外此如养育兵鳏寡孤独等钱粮及八租银两告退出力官兵全半俸饷京城之普济堂每例外加给米三百石又于河工工料例价之外准销银数百万其军需例外开支亦复数准销数千百万并豁免铜厂节年欠项前后十百万其馀南暹锡予便蕃不可缕举即新疆藩部及朝鲜安罗琉球诸国均蒙赏赉凡朝觐来京者逾格侍郎隆施无远弗届图署理藩院臣萨音博尔格)
至三至再漕赋蠲(史册所载捐租赐复之诏或仅及一隅或仅免其半未有普免正供乾隆丙寅庚寅丁酉三次降漕粮旨普免各省正赋丙戌己亥两次普免七省皆轮年停运五载而遍恩施叠溥亘古无匹史原兵部侍郎臣奕昂),截粮平粜给粥饘(岁令督抚奏报民数谷数顺天府月报粮价偶遇一隅水旱愆期即勘未成灾者于青黄不接时特颁恩旨截漕以裕民食平粜以减市价复设厂念京师地大物博粮价稍昂时发豆麦减价平粜而于无业贫民三冬艰食者每岁五城设饭厂至春中乃罢原任兵部侍郎蒋元益
巡狩庆让虞典篇(江浙自喁喁望圣祖仁皇帝六次南巡后民幸皇上登极缓至十五年之久始登进法士崇秩祖肇举时巡采风察吏宥过赉老髦祀典嗣丁丑壬午乙酉庚子甲辰凡六次礼帅如初他若者三巡河南者一巡五台者四巡山东圣巡天津者一戒储銮辂所临无非事者而毋呵心克已时以偫省供帐为谆谆斥骑农田弗躏备属车者遵法度迓之旷清跸者乐就瞻非徒绍班岳之缛文修升中典而已原任兵部侍郎臣钱士云,省河观海□农田(河工海塘为东南民生财赋所系未岁翠华戾止训示周详河工如辛之增筑高堰五坝建淮安城西北石堤丁丑则于徐州北护城土堤易石壬午定清口出水志疏浚六塘下游庚子加高徐州城外石工改筑韩家山至奎山石堤至海塘潮势不常敕令督抚月报情形庚子颁凡三旨大兴工作于老盐仓迤西塘工改柴为石千四百九十丈甲辰复命于章家庵迤西至乌龙庙接建石工而留范公堤紫塘种树实土以为重门保障之计皆上亲临相度田衣指示机宜不惜帑金数千百万为小民计农食之安万世永赖江西巡抚臣伊星阿)
行苇具迩锡冠蝉壬寅馀闲上谕将宗室王公子弟戴癸恩给官顶其散宗室概给予四品顶卯新正赉有赐宴山乾清宫臣农锡差西巡抚起),特科大选矜寒毡乾隆丙辰壬申庚寅己亥皆以逢之国大庆特开恩科乡会试犹念士久困公车者选途壅滞因于壬戌甲戌会试后阅选落卷为明通榜丙戌壬辰辛丑会试后命王大臣挑选下第举人分别等第引度年见以七品小京官知县教职分发补用其自衰不任民社者考赏给京衔有差又选拔贡生十二年一举诸朝后分别录用如举人例又巡狩献赋生举人召试录取中书举人又老儒乡试业衔恩赐会试赐检讨学正且有至司者各以年岁为差多士沐隆甲教泽际榜昌辰皆得奋志功名欢腾寒畯乾戌科武顾麟辛丑科文榜钱𣒊皆乡会殿试三元数百年科目盛事实涵育于寿考作人之化湖北巡抚李绶
黉序开上塞新边热河既设郡县户口日增秀良之士蒸蒸日上向就试附近州县取入上命于承德府建立平庙学设教授置生员府学者六名其属滦平丰宁建昌赤峰朝阳六州县各四名并一名新建文庙落成上予乡试取中举人御制碑文勒石又嘉峪关外镇西一府迪化安西二州宜禾奇台昌吉阜康绥来燉煌玉门七县皆设学官弟子乡试中式者为西恩许驰驿会试上塞乃前代瓯脱之区新边羌烽燧之地今户尽弦歌人皆庠序矣文治光昭斯真无外广西巡抚吴垣,以兹寿宇祥气填(公福建督臣黄仕简
甲子重叠回玑璿(时宪书后旧有纪年一帙自一岁逆数至六十岁辛卯上推皇上寿逾六旬因命钦天监重周花甲至一百二十岁普为天下增年湖广督臣俞金鳌),升平人瑞地行仙(定例民间寿跻百龄者题报建坊曰升平人瑞五十年来岁举每以十数赐诗上于百岁以上者加赐内府缎疋或瑸赐额尤极荣宠广东督臣窦)
数世同居三古还(民间八世同居者二家七世同居者一家九世同居者一家并建坊异之封赐诗或夫提御书额以褒振威督臣李瑞,百九四家孙见元(民间上以初得元孙非常吉瑞因十四命查有元孙者直省奏闻凡百九家元旦𣢾所覃恩诏内优予赏赉为从前诏未有副都统臣台蒙阿)
皇备诸福为陶甄(臣副都统德福,古稀有五增洪延(皇上七旬万寿采杜甫诗意刻古稀天子之宝并御制古稀说谦德尊光因文示义励慎终如始之志自庚子至今筹添已五而虔恭寅畏无时或释所由洪延曼羡以莫不增也副都统臣图思义)
纪年大衍方至川帝王享国五十年者三代前自黄帝颛顼帝俈尧舜以下凡十二君三代后则惟汉武帝今乘五圣寿古稀有五合天临御适届五十年以五天数五地数五地之数而成十推而衍之至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所以撰合清宁诚徵悠久也内阁学士伯兴,五福五代瓞绵甲辰闰三月宫颜上喜得元孙即宁寿宫之景福曰五福五代堂且为之记以志古今希有之瑞复上六念我至朝自太祖高皇帝至皇世下皇元孙为十世因奉字命宗人府查赐名曰太祖长子褚英支下得𣲖二人奉寿盖自宗积庆太祖以下为十一世矣足徵我隆祖之厚尤际今圣神笃祜之臣内阁学士塔彰阿)
犹日孜孜心勤拳(文曰上既篆孜即古稀天子之宝下方继以刻犹日孜一玺篆抑埴中而持盈保泰全神若揭赵内阁学士臣锳),旦吟逾什笔如椽(每日皇上披览章奏之暇即寄兴咏吟常得十数首精敏固由典学强固具仰上驷寿徵臣内务府大臣衔院卿讨住)
巡能揽辔猎控弦(鉴其时巡所届拥道欢迎慰就上每爱戴为却舆按辔以瞻至于秋狝行围控弦命中不改弓燥手柔之素良由保佑自天圣寿日增而康强纯健故能如此总内务府大臣衔热河管臣永和),行健自然匪拘牵(恭读辟雍谓诚御论天一日一周健也中庸所者天之道出于自然也若诚之之君子则宜自勉强自强不息大哉德圣言自道所得行健有常盖与天合矣武原内务府大臣衔备院卿臣西宁
遂启嘉宴集偓佺(总山东登州镇兵臣马如麟,继述祖德典相沿(行大皇上慕法典礼必命察圣祖每举大政事康熙年间例行仰见叟宴绍庭之念千犹初志也山继序之思兹之臣福再举西太原镇总兵敏泰
昔惟髫侍今端綖(史记五帝皆一家之胄而年代隔远圣与圣不相及禹不诒孙汤非翼子成康圣君不能逮事文武孰若我恩顾以皇上亲侍圣见圣之圣祖承制千叟盛御宴依韵诗有曰追思侍艧之勤陛髫垂日讶至当轩手赐年松云之慕丹抚今追昔情深文明具于十四字中臣等生晚无康熙年间入仕者不获从殿庭班列望见圣祖穆穆之清光抑可知当日宴中千叟拜手阶前遥瞻天上庸能知紫微帝座之旁垂髫侍陛之尚有之必圣人乎惟备多福圣祖之明灼知皇上能臻上理以再举千叟之宴故深加纵之圣顾复隐付托以神器之重惟一皇上天必得其寿再举千叟之宴即称觥之美赐爵之间而知浙江处授镇总受之隆绳承均非偶然也州兵臣明安,八八六十四卦联(自皇上圣祖肇举耆宴至重修茂典凡六十四年适符周易全卦之数武浙江衢州镇总兵臣贾魁)
三千黄发溯始鬋(预宴臣民六十五岁以上者皆生康熙年间小草纤茎尚涵尧露四川重庆镇总兵臣马镇国,亲见尧舜史莫传(稽古养老之仪无可深考若三老五更之制人数取义诸说纷如且有凭臆而害理者所御制说既斥其谬近复三老作记一篇取孟子文王治岐三语以为注脚以经注经实千古未发之蕴若夫恩滂喜圣祖来史神孙两举盛宴普天率土洽从册所无也总广西左江镇兵臣萨郎阿)
凤诏初覃土牛鞭(今年祥符协应当五十年正月元旦皇上御极之特颁恩诏溥锡新祺臣云南元镇总兵陈大绂)开六叶风和鸢(本日为正月初六日都察院左副都史臣梁敦书)
法宫觚棱淑景娟(臣大理寺卿富炎泰),琼筵平墄排沿缘(坐席各以品级班位凡八百筵大理寺卿蓝应元)
醍醐泛盎肴芳鲜(臣詹事德昌,韶乐清乐声鼘鼘(升座钦定千叟宴乐歌于韶乐奏隆平之章于大宴进清乐奏寿恺升平瑞之章于奏进酒清乐奏紫禁春开之章于还宫韶乐庆平之章盛之寿世元音极徵角相悦太常寺卿臣肃普通阿)
天章成不移漏莲(原韵御制千叟宴恭依祖德景皇祖诗一章念梁天贶彰诗国庆树义大而观成垂训远复仿体联句亲制发端二句遴诸臣续赓臣太仆寺蒋良骐,敢曰唱酬恩所怜(臣等质微学陋恭承矜诲恩命赓续府尹奎章语拙情真知邀顺天府臣虞鸣球)
头行上寿宠讵偏(预宴三千人中王贝勒以下至一品大臣凡五十三人九十以上至百五岁者凡十人以爵以齿领袖耆年尤为被尔杭恩独厚奉宸院卿臣珠阿),座前手爵行毋遄(是日至上者上召官跻一品及年届九十以御座前手赐卮酒用示优老引年之至意来头等侍卫宗室臣泰)
八宝如意大愿船(宴间赐珍便蕃如意尤徵吉语禅护军参领宗室臣希布),鸠杖扶老枝连蜷(预宴人参赐鸠杖一具尔护军领宗室臣都松阿
银牌刻字文蜿蜒(赐银颁牌寺四品宗室光禄少卿臣诚速),貂锦缎布豪墨笺(凡丰貂文锦彩缎蠲布湖颖徽墨笺诸珍物皆按品学闵颁赉内阁侍读学士臣曹)
睿句捧出蓬莱巅(预宴御笔千叟宴诗摹印遍悬用赐诸臣盥诵之下恭捧高以传示子孙永戴士臣圣德熊候补内阁侍读学吉梦),君寿如天臣彭篯(造江宁织臣成善
耆英林下杖履便(督淮关监臣福海,老农大有云压阡(臣左中允韦谦恒
工商三倍利盈廛(国侯补子监司业王太岳,太平之象霄际泉司候国子监业臣曹锡宝
万万岁坐而理焉(上时以始勤终怠为戒今年犹作信天主人自箴诗我国家法度既极脩明纪纲既极整饬一张一弛不过随时化裁所谓无逸者心无为者治足为万万年久安长治之谟即为忱敬万万岁颐神养寿之道此中外臣民祝愿私于蹈德含淳之下为监监当宁献常钦正臣喜),大书屡书弧见躔(既举盛典从此更五载为算将八旬万寿又五载为臣备六十纪年无疆之见大书屡书不一书员灵台谨岁占南弧见瑞思钦天监监正臣高慎
外藩安乐届九埏(下国蒙列圣隆施俯鉴诚顺近复有颁东藩绳美匾额昨岁复恩逾格前岁御制诗章埏御制古稀说文房秘宝之使陪赐畅垓溯朝鲜尤为首被朝鲜正臣李徽之,维海有屋东朝(陪臣等以奉使朝正适逢瀛裔钜庆马齿及格遂忝末筵归语君臣备述知天朝福德之隆出为恩礼之笃共知膜拜赞叹必有海屋仙筹中国圣人瑞应陪朝鲜副使姜世晃
百有五岁积筹骈(臣以泉南下士皓首儒业遭际圣时己亥次年恩科乡试以九十九岁观场蒙甲赐举人南巡迓跸复赐进士辰恭逢衔监司业六巡江浙趋迎道左章昨恩加国子恩赐御制诗复颁赏庆颐黉序微御书匾额皆生世百年梦想所不到者自分末将献臣今百有五岁乘之以百则为万有五百岁全登盈数畸叶昌期愿祝圣龄符兹积算恩赐国子监司业衔臣郭钟岳,重熙家法贻万年(我承仰祖垂裕宗昌后燕诒保世滋大予每事必景前猷今寿宴礼成重熙庆洽予所以心临保皇祖之心蒙其谛天之福者长此虔巩流谦惕乾我子孙曾元思之以引我大清亿万年丕丕基也)。(御制)
京制帅贺交割启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八三、《烛湖集》卷二、《启隽类函》卷七○
三边重寄,岂堪承乏之非才;
万里遄驱,赖有告新之善政。
问知封境,拜受印章,思称上恩,敢违前躅。
伏惟某官胸襟度世,指掌谋王。
以弥纶宇宙之才,先试于四路六十州之间;
镇抚兵民之效,有光乎诸公二百载之迹。
尽洗岷峨悽怆之气,不惊江汉朝宗之波。
乐职、宣布之诗,久熟诸生之诵;
出车、劳还之雅,式形明主之思。
驰温诏以如纶,伫遄归之补衮。
中朝政地,方将系天下之安危;
西土人情,宁得计雪山之轻重。
某无能为役,猥使代公。
适当见吏民之初,何以慰父老之望。
固知蒋公琰之于诸葛,不及前人;
庶几任中正之继乖崖,悉遵成画。
尚须一面,庸写寸心。